当前位置: 首页>资讯 >

多喝水毁了肾、粗茶淡饭伤透肝?4个你以为的“好习惯”,可能在“没病找病”! 焦点精选

来源: 山东讯息 | 时间: 2023-06-20 11:10:43 |

“多喝水能排毒”、“粗茶淡饭身体好”……这些养生方法被很多人奉为圭臬,但却有人因此进了医院:


(资料图片)

案例

53岁的邓先生一向注重养生,因为血脂高,所以一直坚持吃粗茶淡饭,对肉的限制非常严格。可后来他渐渐感觉疲劳、乏力,去医院一查,发现不仅血脂高,而且脂肪肝严重,引起了肝功能损伤。

这让邓先生想不通,不是说“粗茶淡饭”养生吗,怎么还养出病来了?难道是错的?

其实,很多养生知识并非没有道理,只不过一要注意适度,二要因人而异,不可盲目相信步入养生误区。

1

多喝水对肾好?

不注意这几点,等于“找病”

“多喝水”是最常见的一句叮咛,也确实有利于身体健康,包括肾脏——多喝水可以增加排尿频次及尿量,帮助肾脏排出代谢废物,降低肾结石等疾病风险。但喝多少、怎么喝很重要!

1喝水太多,当心护肾变“毁肾”

我们喝进去的水,被机体吸收利用后,多余的水分则需要肾脏生成尿液,将其排出体外。

而有一些研究指出,过度饮水可能对肾脏产生负担,特别是对于本来就存在肾脏问题的人群,过多的水摄入可能导致肾脏过度滤清血液,增加肾小球的负荷,进而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

因此,喝水也得适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低身体活动水平下的成年男性每天喝1700ml,成年女性每天喝1500ml即可。

当然,体型、年龄、气候等多种因素均会影响个体需水量,大家可以留意一下自己的小便,如果颜色浅黄、清澈、量足,说明饮水量基本充足。

而如果是肾功能受损的人,喝进去的水不能正常排泄到体外,则需严格控制饮水量。一般,全天适宜的水量(包括喝水及饮食中的水液)= 500ml+前一天小便量,具体需遵医嘱。

2不要猛灌,少量多次喝最好

夏天天气热,很多人又没有主动喝水的习惯,总是等到口渴时才开始猛灌。但这可能会超出肾脏负荷,引发水中毒——

人的肾脏每小时能排水800-1000ml,若在短时间内大量饮水,肾脏负担加大,过多的水分无法通过尿液排出,就会使得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即为水中毒。

发生水中毒时,人会有头晕、口渴、肌肉疼痛和痉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呼吸困难、心跳骤停,危及生命!

所以,平时最好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少量多次饮用。

2

粗茶淡饭身体好?

吃错伤身,吃对养身

一碗清粥、一碟小菜,这是不是你理解的粗茶淡饭?但这样吃,身体不“受罪”才怪!

1粗茶淡饭≠喝粥吃素,否则身体“遭罪”

长期喝粥、吃素,一方面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运送甘油三酯、磷脂、脂肪酸的脂蛋白合成减少,导致甘油三酯代谢不足,积存在体内,继而形成高血脂、脂肪肝;

另一方面,为了增强饱腹感,这类人往往会摄入较多的精米白面,过多的碳水化合物也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增加高血脂、脂肪肝的发生风险。

2真正的粗茶淡饭,是指饮食清淡

事实上,正确的粗茶淡饭应该是素菜为主、荤菜为辅、少油少盐、低温烹饪,即我们常说的清淡饮食。

①控制荤素比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健康成人每天应摄入40~75g禽畜类、40~75g水产类、40~50g蛋类、300~500g蔬菜、250g~400g主食类、200~350g水果。

我们也可以用拳头来衡量,大约相当于每天吃1个鸡蛋、1个拳头大小的肉类、2个拳头大小的谷类、5个拳头大小的蔬菜水果。

②食材选择有讲究

◎素菜:深色蔬菜至少要占一半,比如芥蓝、绿菜花、苋菜、菠菜、胡萝卜等,颜色越丰富越好,营养更佳。

◎荤菜:红肉白肉都要吃,白肉多于红肉为宜。

◎主食:粗杂粮要占据主食的1/3~1/2,以补充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等。

◎水果:草莓、樱桃等低糖水果优先,控制荔枝、哈密瓜等高糖水果的摄入量。

③注意烹饪细节

每人每天油摄入量控制在25~30g,盐摄入量在5g以下。尽量多选蒸、煮、炖、炒、焖等低温烹饪方式,减少营养流失及有害物生成。

3

过午不食养胃又减肥?

小心越养越胃伤,还容易复胖

过午不食也是流传了很多年的养生观念,据说这样做既能减肥又能减轻胃肠负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1过午不食伤胃、难减肥

过午不食原本是佛教的戒律,指的是出家人从午后到第二天黎明不吃东西。出家人主要的活动是修行打坐,而且“日落而息”睡得早,热量消耗少,所以少吃一顿饭问题不大。

但对于现代人来说,不吃晚饭开始可能会变瘦,但持续一段时间后,机体会开启“节能模式”,基础代谢水平会下降。相当于同样的进食量,身体消耗得更慢了,体重就很难下降,而且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也更容易复胖。

同时现代人睡得晚,如果过午不食,空腹时间就会特别长,而这个过程中胃酸依然在分泌,就容易伤及胃粘膜,引发胃炎甚至胃溃疡等,反而不利于胃健康。

2一日三餐不能少,晚餐适合查漏补缺

发表在《营养与饮食学会杂志》上的一篇研究发现,一日三餐,少吃哪一顿都增加死亡风险。不吃早餐,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40%。而不吃午餐或晚餐,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2%、16%。

所以,晚餐还是得吃!而且要“查漏补缺”——大家可以在吃前仔细回想一下早午餐和零食加餐都吃了什么,再以上面的几个“拳头”为基准适当进行调整,通过这一顿把缺乏的营养补充齐全。

比如:白天前两顿如果多是肉食,那晚餐就可以适当减少点蛋白质,多安排几个素菜,以完成一天300~500克蔬菜的推荐量。

4

狂刷步数更健康?

当心膝关节受不住

“生命在于运动”,其中走路简单又方便,成了很多人的首选运动方式。但每天狂刷步数,日行万步以上更健康?

1日行万步,可能损伤骨关节

对于健康的年轻群体来说,日行万步问题不大。但中老年人膝关节退化,膝关节病的风险本就大,如果每天盲目坚持日行万步,更可能使膝盖受损,出现红肿、发热、疼痛的症状。

而若已经患有骨关节炎、骨膜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病,盲目日行万步,还可能会加重病情。

2每天6000~8000步就够了

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公共卫生》发表一项大规模研究。研究团队对来自四大洲、覆盖近5万参与者的15项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结果发现:只要多走路,都与长寿相关,但超过一定步数后,长寿获益可能不会再明显增加。具体来说:

◎≥60岁的人,每天走6000~8000步就够了,超过这个步数,预防死亡的好处就不会额外增加了;

◎<60岁的成人,每天走8000~10000步,获益基本达到“上限”。

▲每天步数与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

3做到这几点,才能走出“长寿步”

膝关节之间有一层软骨,起到缓冲重力和润滑的作用。从30岁开始,软骨层就开始变薄,而走姿不正确,更会加速软骨退化变薄,增加膝关节病风险。

想要走出“长寿步”,必须谨记“稳、准、狠”三个字。

◎稳:每迈一步都要十分稳当,不要左摇右晃;

◎准:脚尖向前,不要外八或内扣;

◎狠:腿迈出去以后,用核心力量往前走。

来源:新浪新闻

关键词:

 

热文推荐

多喝水毁了肾、粗茶淡饭伤透肝?4个你以为的“好习惯”,可能在“没病找病”! 焦点精选

多喝水毁了肾、粗茶淡饭伤透肝?4个你以为的“好习惯”,可能在“没病

2023-06-20

人民币可以直接买港股 港交所“双柜台”模式开闸_通讯

业内表示,双柜台模式的落地,是港股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也是推动人

2023-06-20

古老的龙舟赛为何火爆“出圈”|世界热讯

南昌九龙湖,湖口鄱阳湖,九江八里湖端午节来临之际鄱阳湖流域龙舟赛接

2023-06-20

曝索尼将推出新PS5捆绑包:包含两年三档会员!-环球滚动

据博主@Zuby_Tech爆料,索尼将推出一款PS5与PS三档会员的主机捆绑包,

2023-06-20

世界播报:松鼠溪谷、雪松灌木、昆虫旅馆……长宁这座生境花园很“原始”!

6月19日下午,位于新华路街道幸福路上的幸福颂·生境花园正式开园。花

2023-06-20

暴雨蓝色预警:广西江西浙江等地局地有大暴雨

暴雨蓝色预警:广西江西浙江等地局地有大暴雨中央气象台6月20日06时继

2023-06-20

银河证券:投资环境的边际变化与多重政策合力催化A股市场颠簸上行

证券时报网讯,银河证券指出,A股在经历5月大幅回调后,降至1月初点位

2023-06-20

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跨越发展|怒江州提升金融服务创新能力

云南网讯(记者 李寿华) 近年来,怒江银保监分局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

2023-06-20

热文:鲑鱼立克次氏体检疫技术规范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_关于鲑鱼立克次氏体检疫技术规范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简述

小伙伴们,你们好,今天小夏来聊聊一篇关于鲑鱼立克次氏体检疫技术规范

2023-06-20

开发利用为了更好传承

一抔黄土,捏就千年陶瓷;一根棉线,编织川藏“活化石”;一把粮食,酿

2023-06-20

杨家将是真实历史吗(历史中杨家将人物是真实存在的吗)

宋朝的确有杨家将,但是远没有演义故事和电视剧中那么夸张,杨家将中出

2023-06-20

湖北16家餐厅入选奥古斯大华区优选品质餐厅

极目新闻记者陈倩通讯员邹志平6月19日,第十七届荣耀奥古斯精英汇授勋

2023-06-20

报道:北京通州城管执法部门开展燃气安全“城管开放日”活动

今年6月份是第2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为进一步落实好安全生产和消防

2023-06-19

惊喜!童年爱看的名著连环画重印了

为了保证这一套编辑后的世界名著的知识性达到高等教育的水准之上,当年

2023-06-19

焦点热文:专访毕马威中国云转型与SAP业务主管合伙人郭永刚:数字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梓桐上海报道“当前我国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

2023-06-19

每日焦点!赛尔号充值中心app(赛尔号充值中心)

1、充值完毕之后点我的账户。2、然后点账户充值就OK了。本文就为大家分

2023-06-19

卫星化学拟投257亿元布局高端聚烯烃,加码新能源赛道 焦点资讯

化工企业卫星化学大手笔押注新能源材料,能否迎来新增长曲线?6月18日

2023-06-19

女子称楼上水管爆裂致自家房屋被泡,“刚花60万装修,除中央空调损失三四万”,自如:会通过保险流程赔偿

6月19日,据九派新闻视频报道,近日,上海一女子发视频称,自家楼上的

2023-06-19

全球观热点:董旭才_关于董旭才的简介

1、董旭才男,1948年出生,1967年高中毕业于北京110中学,1968年从北京

2023-06-19

兴业银行南充分行将柜台“搬”到客户身边 上门服务暖人心

兴业银行南充分行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贴心的金融服

2023-06-19